关注公众号
4月20日,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和范围,提出“新基建”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(5G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数据中心等)、融合基础设施(智能交通基础设施、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)和创新基础设施(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科教基础设施、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)。
陕西作为科教大省,在技术、人才、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,抓住“新基建”这一风口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值得期待。
4月23日,西安出台《加快5G系统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提出,2020年,全市新建5G基站9000个,累计建成1.3万个,实现核心城区和全运会场馆、重点产业聚集区、交通干线、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5G信号连片优质覆盖。
4月9日,“西安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”启动建设大会举行。会上签约11个项目,累计金额37.3亿元,还为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等6家单位授牌为西安首批“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。
2月初,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的“十三五”期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——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,项目总体运控中心落户西安科学园,今年下半年将开工建设。
5G、人工智能、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,都属于最近广受关注的“新基建”范畴,陕西已经开始布局实施相关项目。下一步,陕西该如何抓住“新基建”发展机遇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,记者对我省部分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及相关专家进行了走访。
在全球无线通信市场,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扮演了重要角色。作为中兴通讯在全球设立的最大的无线产品研发中心,西安研发中心承担了5G基站、智能手机、芯片设计等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任务。
“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通信行业和全球设备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,像远程安全办公、视频会议、在线教育、在线医疗等需求爆发式增长,以5G为代表的‘新基建’前景可期。” 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说。
该负责人介绍,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将加大研发投入,引领5G创新,助力陕西发展“三个经济”。在“枢纽经济”方面,与省内三大运营商合作,加快推进5G商用,建设“宽带陕西”“云端陕西”;同时结合5G应用落地,促进机场、轨道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。在“门户经济”方面,推进“5G+旅游”“5G+港口”等建设,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。在“流动经济”方面,推进“5G+物流”,促进数字经济示范区、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。
除了5G,陕西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开始发力。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(以下简称西安交叉核心院)是西安市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,由图灵奖得主、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担任院长,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近30位教授参与,已于去年5月在西安高新区正式投运。
“3月9日,科技部正式公布,明确支持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。我们是6家西安市授牌的‘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’之一。”西安交叉核心院副总经理乔轶男说。
乔轶男告诉记者,疫情发生以来,西安交叉核心院的入孵企业用高科技产品为抗疫贡献了力量。“像新石器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(西安)有限公司的无人防疫车在武汉、西安等地承担了环境消杀、防护宣传等工作,效果不错。” 乔轶男说。
除了孵化企业,西安交叉核心院还成立了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研究中心、前沿构架与智能芯片研究中心、智慧城市大脑研究中心、可信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4大研究中心。
“得人工智能者得未来,我们将立足陕西,在核心技术研发、产学研转化、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中国AI发展贡献力量。” 乔轶男说。
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我国唯一、专门、全面从事时间频率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,承担着国家标准时间(即北京时间)的产生和授时发播任务,建设和运行着我国最早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——长短波授时系统。
“今年4月,国家发改委把支撑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创新基础设施列入了‘新基建’范畴,包括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科教基础设施、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。”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说。
除了长短波授时系统,国家授时中心还承担了“十三五”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“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”及“十三五”国家发改委科教基础设施“空间时频技术研发与应用平台”、载人航天专项“空间站时频实验系统”等国家级重大项目,这些项目均属于“新基建”的范畴。
以“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”为例,该系统将通过长波授时与光纤授时相结合的方式,建成国际上规模最大、性能最先进、功能最完善的地基授时服务系统,为我国量子信息、地球科学、射电天文、高能天体物理、空间天气等多学科重大研究提供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和技术,并支撑国家经济社会运行。
“通俗来讲,时间是最基本的信息元素,安全高精度的时间技术和应用是其他‘新基建’实现和发展的基础,比如,从4G到5G通信,时间同步精度需求从3微秒提升到100纳秒左右,提高了约30倍。”张首刚说,“包括通信在内,电力、交通、金融等行业的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日益强烈,随着我们前述‘新基建’项目的建设,将会进一步推动陕西通信技术、芯片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和智慧城市等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。”
张首刚告诉记者,国家授时中心将充分发挥“新基建”的科技创新效益和带动作用,利用好独有的时间频率和卫星导航技术资源,主导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,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和独角兽企业,形成时频导航产业化高地,为陕西建设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。